中國測繪報:國產測繪儀器“走出去”
在中國測繪儀器發展史上,“即使在困難的時候,也從來沒有閉門造車。”一位測繪界老曾這樣說。中國測繪行業在改革開放中走出國門,國產測繪儀器廠商在面對陌生的海外市場時,怎樣實現突圍?
“兩系”闖世界
光學儀器率先走出國門,為中國測繪儀器出口立下了汗馬功勞。
首先建立功勛的是天津系,以賽特和歐波為代表的企業出口光學水準儀;另一只勁旅是江浙系,以蘇一光為代表的企業,出口附件和棱鏡為主。兩系都有著悠久的產業基礎,足跡遍及全世界。據知情人透露,當時僅水準儀的年出口量就達好幾萬臺。的性能和良好的性價比,讓外國人眼前一亮,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光學測繪儀器的品質。上世紀90年代初,天津系和江浙系相繼打破零星出口的局面,成為走向世界規模化出口的先鋒。
十年“淘金”
南方測繪前身是做外貿起家的。憑借外貿積累起的“桶金”,公司開始研發出口國產測繪儀器,從水準儀到全站儀、RTK出口,南方測繪追求化夢想的步履千回百轉、歷盡挫折。
2003年9月,總經理馬超帶著3臺全站儀、1臺經緯儀、2臺水準儀赴德參展,這是南方測繪次參加世界性展會,也是中國測繪儀器廠商次在世界舞臺露面。次參展很折騰,摸不著門道,租了一個標準展位,馬超帶頭發彩頁。
第2年春天,馬超又帶隊參加了在美國和日本舉辦的展會,在《GIM》和《POB》兩大雜志上發布廣告。就在這年,南方測繪率先推出的中文內存全站儀在日本參展引起了轟動。
憑借三場展會和兩本雜志,南方測繪聯系了100多個經銷商。當時,很少中國人和中國企業參展。11年后,馬超回憶:“這批經銷商奠定了南方測繪開拓海外市場的基礎,直到現在他們仍然是我們堅定的合作伙伴。”
要開拓海外市場,須建立穩固的根據地,馬超決定在測繪儀器發達的法蘭克福、紐約等地設立辦事處。但是,在同德美日三國經銷商接觸之后發現,收效甚微。要在完全陌生的國外市場上“淘金”,不僅需要勇氣,更需要謀略。在經歷了短暫的失利之后,馬超迅速調整方向,將主要目標放在東南亞和中南美洲等發展中國家。在越南、印度設立多家分公司,市場開拓向深度挖掘,銷售量迅速提升。
萬變不離其宗
伴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、制造業水平的提升,國產測繪儀器整體品質得到了很大提升。這種提升,從根本上推動了國產測繪儀器出口的大規模增長。特別在2010年之后,以全站儀為例,我國出口的全站儀有十幾種語言,出口結構從棱鏡附件到全站儀、再到GNSS,外貿出口呈現出逐步、均衡發展的態勢。
2008年是一個轉折,國產全站儀取得了跨越性發展。南方測繪率先將測距部分從原來的三塊板集成為一塊板,從紅外轉為激光測距,光柵升級成了編碼。升級后的全站儀成熟度高,為出口提供了精良“武器”,加之高性價比,國產全站儀成為中低端測繪儀器出口的主力。
經過3年攻關,南方測繪突破國外測繪儀器廠商的技術壁壘。2009年以后,RTK性能逐漸穩定,定位精度突破厘米級。2010年,南方測繪儀器出口突破億元大關,成功實現了技術和產品重心的轉移。一個全方位、全區域,多品牌、多層次的國產測繪儀器“走出去”的格局形成。
在“下西洋”的征途上,馬超總結:“出口需要一步步積累,是一件急不得的事。如果我們當初在策略上沒有一步一步地走穩,舍不得投入、不下決心壯大規模,就走不到今天。”南方測繪在出口之路上展現出來的開放、自信、包容性和應變力,是國產測繪儀器出口先行者、探索者的縮影。
相關資訊
同類文章排行
- 大眾日報:“南方測繪杯”大學生測量技能大賽落幕
- 湖北省地圖院編制《監利縣防洪形勢圖》為“東方之星”沉船救援提供應急保障
- 證券時報:基礎測繪規劃綱要下發 概念股迎歷史發展機遇
- 兩名測繪青年榮獲國土部直屬機關青年五四獎章
- “來自星星的寶貝”:河北用衛星地圖監控稅源變化
- 北斗定位終端將被安裝到8000艘福建漁船
- 童慶禧院士:遙感服務需順應時代與互聯網 否則難生存
- 我國將在南極建北斗基準站
- 副省長許瑞生出席廣東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發布會
- 北斗芯片:尋求突圍之路
最新資訊文章
- 遙感衛星影像技術及應用交流會成功舉辦
- 南方測繪與新疆天山職業技術大學校企合作簽約儀式舉行
- 千人齊聚線上說明會,1+X證書助力測繪職教新發展
- 第七屆普適定位、室內導航與基于位置服務國際會議順利舉辦
- 南方測繪助力廣東全省CORS網北斗升級
- “新測繪 新融合 新跨越”南方測繪用戶大會-福建站
- 南方測繪“測繪教育專題論壇”重慶站線上順利召開
- 0.5″高精度測量機器人丨你沒見過的“測繪特種兵”
- 南方測繪集團2022年初管理工作會議召開
- 2021年南方測繪年度十大新聞
- 新型基礎測繪西安試點取得階段性成績,南方測繪收到感謝信
- 新業態 新挑戰 新發展丨南方測繪集團總部2021年會舉行
- 南方測繪時空大數據中心落成揭牌
- 南方普適型地災監測設備獲自然資源部地質災害技術指導中心認可
- 邁上新臺階丨建筑遺產數字化保護專業委員會成立,南方測繪擔任重要職務